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C时代,企业的信息应用模式面临一场重大变革,CIO们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信息利用能力、内部IT的应用模式,在未来十年重构C时代的信息利用模式。

“我觉得我要改变点什么!”广汇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仲强走出三亚喜来登酒店,酒店内“中国优秀CIO十年聚首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刚听完几场演讲的仲强带着一脸兴奋。

“过去我一直在按部就班部署ERP系统、CRM系统,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了,”仲强说,“有了Twitter,美国学生现在甚至都不看邮箱了,人们消费IT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管理企业IT资源的CIO是最敏锐的人群,他们的思考和变革将直接触动企业的商业流程乃至商业模式的变革。是什么引发了仲强们的思考?

C时代,什么变了?

“看看最近几年的变化吧,移动互联网、 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个人IT消费方式以及企业级新兴IT应用技术不断涌现,就是原因所在。我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C时代。”《IT经理世界》杂志社社长黎争在此次聚会中分享了他的观察,这也是本次活动被CIO多次提起的C时代。黎争提醒说,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永远在线,无线互联。来自各个渠道的信息实时互动,分享不分昼夜随时发生,这将是一个信息海啸的时代。

在科学领域,用熵(entropy)表示体系混乱程度,体系越混乱,越无序,熵值越大。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孤立体系,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熵不断增加的过程。C 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熵值最大和熵增速最大的时期,这个大的封闭系统有很多自成体系的子系统,谁能够使自己的子系统里参与碰撞的微观个体越多,碰撞的频率和信息的交互越复杂,那么谁的子系统里熵值就越大,熵的增速也越大,相应的,可转换的商业价值就越大——这就是C 时代的“高熵效应”,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商业规则。Facebook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是世界上目前一个公司所能搭建的最大熵值的子系统,也是碰撞和交互最频繁最复杂的子系统,也是世界上熵增加速度最快的子系统。

某些敏感的传统企业正在通过云计算走向商业模式、商业流程的创新变革,九州通打造了行业的云平台,让上下游都可以共享来自这个平台的信息服务。九州通CIO田超波瞄准的则是他的美国同行榜样——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信息的快速处理获取利润,通过大规模的走量处理获取收益。

“传统企业在C时代将面临从供应链到生态圈的变化。”黎争指出。在原有的商业运作模式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供应商—企业—渠道商—零售商—消 费者之间流转。在C时代,企业的生态环境将会急剧变化,从供应商到企业这一链条仍以B2B的模式存在,不过传统企业将服务和产品输送到消费者的链条大大缩短,企业通过社区平台、B2C平台、综合平台等多种方式直接与消费者发生互动,在这里与消费者发生的“高熵效应”进行得越充分,企业越能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为了搭建这一新型的生态圈,企业需要让生态圈里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快速流动起来,形成一个运作良好的商业生态圈。本质上,在C时代中,消费者使用信息的方式的改变、企业运作流程的改变等等,企业亟需重构信息的利用模式、重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

不过,重构并不容易。在C时代,所有的企业都将逐渐走出原有的封闭系统,走向社会性企业。“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公司需要逐步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北京大学副教授胡泳认为,“并且要随着社会的运行速度,将自己变得更加敏捷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

不过,他同时指出,旧有的等级制结构无法迅速处理信息,因为现在每日每时都需要做出商业决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公司必须从下到上,将原有的等级制让位于自组织。这意味着,控制和决策不再单纯来自于上层,个体的团队必须被赋权实践。自组织不等于混乱和无政府主义,也不等于完全缺乏计划。而是需要设定全球目标,激发当地行动力。每个团队都须同时具有工具、动机和授权以成为最好的团队。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企业需要为各个团队提供各种平台、工具、新型的技术,以处理来自各个环节上的信息。

鉴于以上分析,企业对信息的应用模式即将面临一场重大变革。企业的管理者亟需重新审视原有的信息利用能力、内部IT的应用模式,以重构C时代之下的信息利用模式。

十年嬗变,走向何方?

在C时代之前,我们需要观察过去的十年,企业对信息利用的程度如何,过去的十年给未来十年的会留下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做补救工作?

在对数位CIO进行访谈后,我们可以勾勒出了一个基本的轮廓。1998年前后是一个初级阶段,企业对信息的利用首先是通过上线各种系统,做的是对财务信息、企业内部进销存的信息、企业内部办公的信息的管理,初步实现企业基本流程上的信息的管理。2003年是一个扩展应用的阶段,企业逐步将信息的收集利用扩展到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并注重搜集来自终端的客户资料,开始对各种信息进行数据的挖掘利用。2007年开始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冲击,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SaaS等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将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扩展到外部,并进一步深化对企业产业链内信息的挖掘利用程度。

就整个行业而言,金融、电信等行业发展最好,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对信息的利用则较为薄弱些。不同的行业应用的程度参差不齐。可初步判断,在C时代中,那些基础较好、反应最快的企业将首先抢占先机。

不过,有人认为,情况当然也没有那么糟糕。“基础薄弱的企业也能迅速跟上C时代的变化。”盛大的CIO米丹宁说,原因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基础软件的成熟度已经很高,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开放资源,建设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事实上,复杂的是,如何应用新的技术与业务模式紧密结合, 创造新的应用信息的模式。”他说。在本质上,原有的信息利用的程度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未来,谁能首先捕捉到这一时代的商业逻辑,谁就能在这个时代中抢占先机。

在下一个十年,企业将面临C时代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的变化:提供信息的人群扩大化(消费者、竞争对手、内部员工、内部管理者)、信息的来源方式多样化(手机、互联网;微博、人人网、论坛、新闻、第三方机构等等)、信息表现模式的多样性(除了文字,大量图片信息、网络新名词不断出现),为此,企业的IT部门的职能、企业IT的应用模式、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应随之进行调整。

在未来企业里,企业亟需变革信息部门,它不应该仅仅是内部信息部门,而将成为一个跨界的部门,既要关注内部需要,也要捕捉外部的各种信息。“过去,信息部门的角色是:为组织机构提供安全、可靠、有扩展性技术方案;提供综合的、良好设计的全套技术服务;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将信息体系的功能与组织经营结果保持一致。”美国道纳斯格罗夫市政府CIO吴量福说,他认为,未来信息部门的职能需要逐步扩展:帮助企业从IT中寻找新产品的开发,保持竞争优势; 建立组织机构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信息部门由“信息部”转变为“经营技术部”;信息部门逐渐成为改革更新的动力源。

只有意识到并同时进行以上的变革后,信息部门才可能对企业技术资源应用的模式做出变革。C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提供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业务部门、公司高层等公司人群已经习惯于互联网上提供优质的个人软件的应用。所以,未来企业很难像过去那样,按部就班地建设IT系统,将这些系统强推给企业高层、业务部门、消费者。在面向消费者的C时代,企业的信息部门要按照消费者、内部客户的需要,推进每一个IT项目的实施、以构建友好易用的业务流程。这些流程背后的信息系统也要更为灵活,可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为此,企业下一步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企业需要在线上线下,构建一个完整的贯穿上下游的供应链信息,以应对消费者的快速变化、推出新的产品、改进服务的流程、推出不同的营销活动、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以打造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在快消品行业以及服务性的行业里,这一必要性尤其明显,而在资源型的行业,这趋势可能会慢一点才会完全展现。

除此之外,企业关注的信息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在C时代,互联网上的消费者信息的表现模式逐渐呈现多样性,大量的信息在互联网上产生。如何对这些包含图片、新奇的网络语言、表情等等信息进行分析,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领域。如果可以深入挖掘微博的信息,就可以将微博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结合起来,企业将变得更人性化更灵活。

过去企业对消费者信息的采集主要以文字为主,并且遵循着传统的数据录入的方式,但是现在这一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企业需要顺应C时代的变化,加大对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力,24小时快速处理对来自各个渠道上的信息的采集速度、同时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反馈的能力。目前不少公司开始基于这些平台,提供深入的数据分析的服务,这些服务基本上以SaaS的模式提供,企业需要关注到这一趋势,对新兴的信息服务商的服务加以利用。

企业的管理者也该看到,C时代的到来,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员工深入参与到对线上信息的快速处理中来,企业亟需对这些部门的员工在各种社交网络上的言论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塑造一个统一的企业形象。

未来,对信息充分的利用的结果是什么?

可以预见,对互联网上各个渠道的信息的充分利用,将会使企业在互联网上开辟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备受内外部客户欢迎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必定在未来十年的商业竞争中,最终胜出。

应用趋势,捕捉什么?

影响未来十年企业的商业发展的技术是什么?

鉴于C时代的信息特征,云计算、物联网将成为主要的驱动力。其次,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级应用、社交网络上的商业智能(BI)、可视化技术等也将成为应用热点。未来谁能在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的前提下,将技术与业务应用紧密结合,谁就能真正赢得市场的青睐。

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海东认为,由于用户遍及全世界各地,京东商城可谓是实践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典型企业。

过去两年,每天处理2万订单是京东商城的极限,现在它需要每天处理40万订单。京东商城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出单的商品,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能力。同时,京东商城对SEO、SEM邮件营销和广告电子商务整个营销体系进行技术分析,以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京东商城开始在可视化配送上进行尝试,客户可以看到从下单到送达的每一个环节,电子商务的商务流和信息流真正结合在一起。

基于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的把控,京东商城的库存周转天数在12.6天,远远低于传统零售行业的周转周期,在这种模式下,京东商城可以保持较低的运作成本,并且可以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某些敏感的传统企业通过云计算走向商业模式、商业流程的创新变革,网游、医药、钢铁、教育行业开始出现面向用户的应用方式。盛大将原有的办公系统、知识管理整合到云里,让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或者创造服务。在医药行业,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都在致力于打造行业里的云平台,让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医院都可以共享来自这个平台的信息服务,基于数据的沉淀,过去单纯的医药物流配送商将会转向新型的信息服务商,在美国,它的同行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信息的快速处理获取利润,通过大规模的走量处理获取收益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钢铁行业,无论是钢铁制造商、还是钢铁贸易商都在抢占行业云的先机。沙钢期望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全行业的信息交换的云平台,将自己变为一个行业里的信息服务商。而各地的钢铁贸易商也在致力于搭建这样的平台。

看看教育行业,一些高校比如中山大学开始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高校内部资源相结合的信息服务。通过对注册用户的信息的分析,它提供基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不同的信息服务。

可以看到,真正强大的企业是一个开放的企业,它向内部员工、上下游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提供新型的信息服务。这样的开放,最彻底的当属互联网企业,淘宝通过开放平台,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为它的买家和卖家提供服务。接下来,凡客、麦考林也将逐步计划走向开放的平台,这一趋势也暗合了一点,在C时 代,谁能通过技术构建自己的子系统,使自己的系统产生“高熵效应”,谁就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与此同时,新兴的技术也是商业的驱动因素。比如对企业级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苏宁通过移动互联网,让每一个配送员都可以搜索离自己最近的配送的客户、找寻最优的到达路径。比如社交网络上的商业智能的应用,某些电子商务公司、房产中介、公关公司等开始尝试使用新兴微博营销商的服务,挖掘在新浪微博上的信息。可视化的技术也是应用热点之一,手机的大规模应用,使得这一应用成为可能,企业开始寻找通过手机拍照、视频等方式获取来自终端的信息。在燕京啤酒、鲁花等企业这一应用正在零售终端大规模使用。

鉴于未来的十年,商业技术的发展还在急剧演变,未来仍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类似于微博这样的应用是否明年后年就出现很有可能。为此,未来谁将胜出,将首先取决于:对新兴商业的把握、判断是否有足够前瞻性;以及对信息充分利用、分析能力是否足够强;提供的服务是否足够好。这样的企业才最终在市场上胜出。

挑战何在,如何破解?

看上去很美好的十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十年。

与过去十年遇到的问题一样,新技术新措施的效果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业务与公司战略融合不足、原有的IT流程不够标准化等等老问题都是阻碍的因素。

就这一层面上的问题而言,首先IT资源的管理者——CIO亟待转型,CIO将不仅仅是IT部门的负责人,他需要上升到战略层面思考问题,并对企业利用信息的方式、技术手段、产生的风险等等进行综合评估。CIO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企业IT治理程度,并将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随之做出调整,以解决上述老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CIO会出现分化。“这首先取决于CIO自己,CIO如果很活跃,他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变化趋势。”米丹宁说。他认为,与互联网公司不同,传统企业里的CIO需要具备更多的预见性,并将新应用、新技术、新趋势的发展传递给企业。

除了老问题,未来更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也是挑战之一。“未来十年是企业的商业环境急剧变化是十年,比如医药行业在进行洗牌中,在这一行业里的业务将逐步走向集中,在这一行业里,最终生存下来的是少数几家大企业”。九州通信息技术总部部长田超波说,如何在残酷的商业环境中,找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技术应用模式,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

而某传统女鞋企业的CIO表示,传统企业要完全融合C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并且将其发挥到极致还有一个过程。这家公司目前正在开始在自己的官网上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这也是大多数传统企业目前的状态,开始接触互联网开始探索电子商务,对于信息的利用、并且优化原有的商业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CIO要提高商业领悟能力并不难,CIO的背景让他本身具备系统看问题的能力,只要多看多想多观察,就可以逐步具备商业能力。”顺利从 CIO转型的江苏省名味清坊特产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甲佳说。在某种意义上,CIO需要提升自己对全球商业的关注,并且通过持续关注,发现商机或者危机,并通过信息技术给业务部门更多参考意见。

“过去的十年是厂商驱动IT、技术驱动应用的十年,未来将是消费者驱动的十年,本质上未来十年也是业务驱动的十年。”仲强说,如何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灵活的信息技术的布局,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把握、捕捉C时代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变革,是这一时代CIO面临的共同问题。

未来的挑战,没有统一的破解方法,不过,C时代已经在引发企业管理者、CIO的思考,这已经是很好的开始。


上一篇: 社会性人与社会性企业
下一篇:逾八成人称现在社会谣言很多 因官方信息不透明

20条评论

  1. It was and with me. Let’s discuss this question.

    P.S. Please review Black Menu Icons from romavidi2

  2. It was and with me. Let’s discuss this question. Here or in PM.

    P.S. Please review Avia Software Icons from Ikonaluk

  3. I consider, that you are not right. I am assured. Let’s discuss. Write to me in PM.

    hpixel

发表评论